日本稀土储量巨大,可削弱中国主导地位,但开采成本高昂

日本认识到在海平面下深达6000米处开采的技术挑战

    • 一块独居石样本。这是一种用于稀土工业的矿物,可从中提取铈和钕等元素。
    • 一块独居石样本。这是一种用于稀土工业的矿物,可从中提取铈和钕等元素。 图片来源:路透社
    Published Sun, Oct 19, 2025 · 03:18 PM

    本文由AI辅助翻译

    查看原文

    【东京】在日本最东端的南鸟岛(Minamitorishima)附近深海之下,蕴藏着被科学家称为“半无限”的稀土宝藏,其储量可供全球使用数百年。

    这片拥有1600万吨高品质稀土的巨大矿藏,是世界第三大稀土储量,能够显著削弱中国的主导地位。

    难题在于,南鸟岛周边的稀土矿藏位于深海——预计在海平面下深达6000米——因此开采成本高昂且难度巨大。

    中国在这些关键矿物的加工领域占据近乎垄断的地位,并已利用贸易限制和出口管制等手段来实现其地缘政治目的。

    稀土是指17种金属元素,是制造从电动汽车(EV)、飞机发动机、风力涡轮机到医疗激光器、半导体和军事武器系统等各种产品所必需的材料。它们根据原子量分为“轻”、“中”或“重”三类,通常原子量越重,价值越高。

    今年4月,中国对七种中重稀土实施了出口限制,这些稀土几乎完全源自中国国内,其中包括广泛用于电动汽车的镝和铽。

    BT in your inbox

    Start and end each day with the latest news stories and analyses delivered straight to your inbox.

    10月9日,北京方面实施了范围更广的新限制,并将另外五种元素列入管制清单。

    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·格里尔(Jamieson Greer)将此举形容为“一场全球供应链的权力掠夺”,而财政部长斯科特·贝森特(Scott Bessent)则对福克斯商业频道表示,中国“已经将火箭筒对准了整个自由世界的供应链和工业基础”。

    美国总统唐纳德·特朗普(Donald Trump)对此作出反应,威胁要对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征收100%的关税。

    但科学家指出,南鸟岛周边水域的矿藏中,中重稀土的浓度远高于中国的矿藏。

    日本正准备深入海底进行开采,计划于2026年1月开始进行试探性的小规模开采,目标是在2028年向私营部门供货。

    这片于2013年发现的巨大矿藏,在2018年的一篇研究论文中被日本科学家描述为“有潜力半无限地为世界供应金属”,根据元素种类的不同,可供应420年至780年。

    日本认识到经济安全的重要性,但同时也意识到在海平面下深达6000米处开采的技术挑战。进行大规模开采将是世界首例,也将是一项极其昂贵的工程。

    相比之下,中国的稀土储备位于陆上,因此更容易获取,开采成本也低得多。

    中国在这些关键矿物的加工领域占据近乎垄断的地位,并已利用贸易限制和出口管制等手段来实现其地缘政治目的。 图片来源:路透社

    专家告诉《海峡时报》,这意味着南鸟岛附近的矿藏不会立即对中国的主导地位产生影响,但如果技术进步使其开采具有商业可行性,这可能成为一个中长期解决方案。

    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木内登英(Takahide Kiuchi)告诉《海峡时报》:“每次航行都涉及世界领先的深海采矿技术,预计成本将超过1.5亿日元(约合130万新元)。”

    他说:“这使得其成本远高于中国的稀土材料。目前尚不清楚该项目是否具有商业可行性,甚至试探性开采航行能否按计划进行。”

    东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生院的经济安全专家铃木一人(Kazuto Suzuki)博士补充说,还需要建造新的精炼厂来处理从南鸟岛附近提取的矿物。

    他说:“稀土价格的变化或政府的支持可能会使其成为一种可行的资源,但目前这种可能性仍然很小。”

    铃木博士说,这意味着将中国排除出供应链是不可能的,尽管日本已经采取措施减少对这个邻国的依赖。

    在这方面,日本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。

    2010年,一艘中国渔船在存有争议的尖阁诸岛/钓鱼岛附近与日本海岸警卫队巡逻船相撞,日本逮捕了该渔船船长,中国为此限制了对日稀土出口作为报复。

    这一限制对日本是沉重打击,因为其90%的稀土需求依赖中国。

    为减少这种依赖,日本开始与澳大利亚、印度和哈萨克斯坦等资源丰富的国家合作,同时在马来西亚和越南投资兴建新的精炼厂以绕开中国。目前,日本对中国的稀土依赖度已降至不到60%。

    “然而,在澳大利亚可开采的矿物只有轻稀土。中国拥有更多的中重稀土储备。”铃木博士说。

    他补充说:“目前的困难在于,即使在其他地方开采出矿物,精炼过程也集中在中国,因此无法完全切断对中国的所有依赖。”

    木内先生指出,为进一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,日本已优先研发不使用稀土的磁铁和材料,并采取行动增加国家战略矿物储备,同时发展从废旧产品中回收和再利用稀土的技术。

    尽管如此,在东京看来,这些措施仍不足够,尤其是在日本依然容易受到中国出口限制影响的情况下。例如,中国在4月份实施的稀土管制曾迫使汽车制造商日产(Nissan)和铃木(Suzuki)短暂停止生产线。

    这些长期存在的经济安全担忧意味着,日本一直在与包括美国、法国、印度和非洲在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合作,以打造替代的稀土供应链。

    日本还谴责了中国的最新一轮限制措施,北京方面则辩称此举合法且符合国际法。

    外务大臣岩屋毅(Takeshi Iwaya)10月14日对记者表示:“我们一直在通过各种层级向中方提出请求,包括通过中国外交部长王毅,以确保全球供应链不会因其出口管制而受到进一步影响。”

    财务大臣加藤胜信(Katsunobu Kato)10月16日在华盛顿与七国集团(G7)发达经济体的同行会晤时表示,该集团“必须共同努力,对中国作出强有力的回应”。

    然而,木内指出,事实是中国掌握着一个强有力的外交杠杆。

    他说:“中国的稀土出口限制不仅针对美国,也旨在向其他在对华政策上与美国合作的民主国家发出信息。”《海峡时报》

    此翻译对您是否有帮助?

    Copyright SPH Media. All rights reserved.